金沙集团1862cc简介

金沙集团1862cc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莱阳、蓝谷四个校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

金沙集团1862cc,始于1977年莱阳农学院基础教学部的化学学科,正式成立于2008年,由原理学院的化学学科和原植物保护学院的药学学科合并而成。学院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药学、工艺与制剂7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工程等学科研究方向。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药学和功能材料6个本科专业,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3+2贯通培养专业。目前,在校生近2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3人。化学学科2018年、2019年自然指数排名连续位列全国农林院校首位2020年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材料科学学科成功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2023年化学、化工进入软科一流学科。应用化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化学专业先后获批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已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审核。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化学、化工、药学和材料科学等四个理工类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已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33人,专任教师104人、教授34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70名,专任教师中博士率达93.3%,高级职称比例达到为81.7%。学院现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人、山东省杰青1人、山东省优青1人、山东省青年科技托举人才1人、青岛市政府特贴专家1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青岛市教学名师1人、校教学能手6人,学校“特支计划”优秀人才16人;拥有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团队3个,校级重点培育的教学团队3个。学院根据学科方向组建优势科研团队,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初显。

学院坚持“聚人才、建团队、抓学科、强科研、塑特色、提水平”的发展思路,主动围绕区域发展战略,依托学校农科优势,突出化学与农业科学及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目前在疾病标志物、抗生素农药残留的简捷、快速、高灵敏传感新技术研究,在新型功能有机分子的设计合成、天然物的仿生合成、高效低毒绿色农药新工艺探索以及农用高分子材料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的开发等方面的优势特色突出

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项目支持, 应用化学专业2011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群201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群,应用化学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点。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化学专业先后获批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化学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2024年学院获评首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近年来,学院主持山东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2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0余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批山东省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研室入选山东省首批基础教学组织。

学院建有农用生物制药创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山东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用药物绿色创制与应用特色实验室、山东省动物新药创制与评价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碳中和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农用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农用生物制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市农业经济循环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金沙集团1862cc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新农药创制研究所9个学科专业平台和1个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共享平台,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共建“病原微生物与新药开发”联合实验室。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设有基础化学实验室、专业化学实验室(包括:无机及分析室、有机化学室、物理化学室、现代仪器分析室、综合化学室和材料化学室)、药学实验室(包括:药物合成室、药物分析室、制剂加工室和药理毒理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包括:化工原理室、化学工程室、化学工艺室、虚拟仿真室、化工中试生产室,化工实训平台)等4个综合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6701.37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了30多个稳固的校外教学科研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建有人工气候室,拥有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高速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先进大型教学科研设备70余台。化学实验室1999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基础课教学A类实验室,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年被学校列为国家级培育项目。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200余项,总经费达5000余万元;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5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4个和国家四类新兽药2个;编写译著2部,专著3部;成果转化15项,其中农用杀菌剂“银果”以500万元转让,“仿生安”以600万元转让动物药匹莫苯丹原料及片剂的生产技术以189万元转让禽呼吸道病防治合剂的生产技术以130万元转让,芪根可溶性粉的的生产技术以80万元转让,国家级抗寄生虫宠物新药“芬苯达唑、伊维菌素、吡喹酮”片剂以73万元转让


学院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先后主持省级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课题19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名校工程教研及课程建设项目60余项,其他各类校级课题50余项。生物类“有机化学”、“普通化学”和化学化工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专业基础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学分离与分析”、“农药分析与残留”、“波谱解析”、“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学III”获评省级线下一流课程、“植物生长调节剂2,4-DI制备、质量控制与活性评价贯通实验”获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目前,已建和在建在线开放课程20门,特色课程5门。学院获得教学和实验技术成果获奖20余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级实验技术成果奖2项;编写出版省部级规划教材15部。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获批山东省教学团队,无机化学教研室入选山东省首批基础教学组织。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教育体系。学院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优良学风为保障,以创新发展为特色,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的学生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5年来,学院多次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创新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获称号;获评团中央全国示范团支部1个,省级先进班集体4;有15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8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学院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成果丰硕,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0项、省级44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5项,省级奖励96项,荣获第七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第四届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铜奖1项,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第四届全国志愿服务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金银铜奖各1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银奖1项,铜奖5项,2024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1项,第十四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学院连续三年包揽校春季运动会学生组男子、女子和团体第1名。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总体考研率始终保持在40%左右,涌现出了考博考研“学霸宿舍”、考研“六朵金花”等优秀集体,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次性就业率和正式就业率稳定保持在全校前列。
 

 

金沙集团1862cc

20249月

附件1:化学与药学院院徽

附件2:化学与药学院院歌《化药之歌》

附件3:化学与药学院院歌《化药之歌》伴奏

附件4:化学与药学院院歌《化药之歌》歌词

附件5:《前进中的化学与药学院》宣传片.mp4